二月的国产剧市场,着实有些冷清。《180天重启计划》的失利,或许正反映了国产剧创作面临的一些困境。高龄产妇、失业青年……这些现实议题该如何在荧幕上得到更深刻的呈现?这值得所有影视从业者深思。
二月里,国产剧市场显得特别冷清,热门剧集难寻,反而很多剧集评价不佳。《白色橄榄树》剧情混乱,《掌心》和《仙台有树》则陷入无趣的古装偶像剧竞争,观众反响冷淡。原本期待值很高的《180天重启计划》,由李漠导演,吴越主演,本想成为市场的清新之风吹过,却不幸遭遇了失败,观众们弃剧的理由几乎一样。这部剧到底犯了哪些错误,引起了广泛的批评呢?下面,我们将从剧情、角色设计、演员表演等多个角度,深入分析《180天重启计划》为何口碑崩盘。
国产剧竞争很激烈,观众审美也在提升,想成功就需要好剧本、好表演和好制作。《180天重启计划》在剧情上犯了错,情节不合理,叙事逻辑混乱,让观众看不懂,不容易引起共鸣。
例如,高龄产妇吴俪梅“我愿意”的怀孕理由,在当下社会背景下显得过于牵强,很难让观众信服。而女儿顾云苏声称“没存款没工作没房住”,却转身住回了父亲家,这种自相矛盾的设定更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。剧情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刻意煽情,反而显得矫揉造作,缺乏真实感。
过度追求深刻和煽情往往无法触动人心,只会让人感到厌烦。国产电视剧创作不应避开现实,而应聚焦社会热点,体现时代风貌,这样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。编剧在创作过程中,需深入实际生活,洞察不同群体的真实需求和情感,这样才能塑造出生动的人物,讲述出动人的故事。
接下来,我们来谈谈剧中人设的问题。近年来,国产剧中的女性角色越来越注重“清醒、理智、独立”的人设,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堆砌标签就能塑造出一个成功的角色。
《180天重启计划》里,两位女主角的性格设计显得不连贯,让人难以信服。顾云苏一边宣称自己独立,不愿依赖男友,但失恋后却与前男友有了亲密关系,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让人感到不解。
而吴俪梅(青年时期)的离婚动机也显得模糊不清,她声称要追求独立和爱情,却让人看不清她真正的诉求。这种“既要又要”的态度,让人物形象显得摇摆不定,缺乏说服力。
矛盾的角色设定显示出编剧在塑造人物方面的弱点。一个成功的角色需要具备内在的连贯性和合理性,不能只是随意堆砌流行元素。编剧需深入探索角色的内心,展示她们的发展和变化,这样才能让观众真正理解和接受她们的行为选择。
让人难以接受的是,周雨彤一个演员同时扮演了顾云苏和青年吴俪梅两个角色。这两个角色的性格很接近,而周雨彤的表现使得观众很难将她们区分开来。
剧情把两个角色的故事线混合剪辑,观众感到很混乱。周雨彤的演技引起了不少讨论,她常用很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情感,但在需要展现微妙情感的场景里,这样的表现显得太过了,让人感觉不舒服。比如,在跟男友争吵的戏里,她瞪大眼睛大声喊台词,这种过度的表演方式反而减弱了角色的吸引力。
在一些搞笑的戏里这种表演可能不错,但要是想展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情感起伏,它就显得不够用了。演员演戏得让角色活起来,不是单纯为了展示技巧。周雨彤得调整她的表演,更多地去展现角色内心的情感,这样才能把角色塑造得更立体。
吴越扮演的吴俪梅在剧中表现突出,她把母亲角色的忍耐与坚强表现得非常到位。尽管如此,这部剧的整体表现还是不尽人意。一部好剧需要各方面紧密协作,单靠个别演员的出彩表现是无法填补剧情和角色设置上的不足的。
就像一桌菜,就算有一道特别好吃,但如果别的菜都不好,客人也不会开心。一部好剧,得靠编剧、导演、演员大家一起努力,才能做出好看的剧。
总的来说,《180天重启计划》之所以失败,是因为剧情设定太离谱,角色设定不稳定,表演过于模式化,故事内容也缺乏真实感。尽管它想要讨论高龄产妇和失业青年等现实问题,但并没有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本质,只是停留在表面,让人感觉不深刻,缺乏共鸣。
影视创作应源自生活又超越生活,以触动人心,传播积极力量。期待国产剧集制者深思,打造更多贴近生活、展现时代精神的佳作。
这部剧目前只播出了前五集,大家还是希望后面的情节能有所提升,带来新鲜感。不过,从现在的情况看,《180天重启计划》要想扭转局面可能挺难的。国产电视剧市场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作品,这样才能满足观众越来越高的文化追求。
Powered by beat365最新版2022下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